目前,我國紡織行業存在高品質棉花資源短缺、產銷信息不對稱、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紡織企業普遍表示,希望棉花交易市場能夠在原有信息、采購、融資以及物流平臺的基礎上,提高業務水平,拓展業務范疇,幫助企業更快買到更合適的棉花。
高品質棉短缺
記者了解到,當前新疆棉品質有所下降,高等級棉占比萎縮,尤其是機采棉長期以來存在著異纖多、一致性差等問題,最終導致了產銷的結構性矛盾,紡織企業買不到合適的高品級新疆棉,而新疆當地卻有大量的低品級棉花銷售不出去。“棉花應該回歸"紡織原料"的產品定位,以提高質量滿足紡織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同時需要加強棉花產業鏈條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提高效率,讓棉花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山東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我們企業愿意和上游棉花加工企業、科研院校廣泛合作,從種子推廣、田間管理、機械采摘等多途徑提供條件,改造和提升中國棉花品質,為培育出適銷對路、無三絲、高品質棉花作出貢獻。”如意集團(000626,股吧)有關負責人表示。
河北新大東紡織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認為,受需求影響,棉花價格有可能因其品質高低為分水嶺呈兩級分化發展態勢。“除了高品質新疆棉數量少之外,企業缺少信息對稱的采購渠道也是原因之一。春節過后,我們棉企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精挑細選了一批機采棉,雖好資源占比較小,價格也偏高,但據其合作企業給的反饋,棉花質量還是很不錯的。我們認為好資源還是有的,機采棉里也有好資源,只是在尋找上要花費一番時間和力氣。”河北宏潤集團的負責人說。
紡織企業普遍認為,除企業自身進行科技研發、設備升級和改進工藝技術外,如何尋找好的棉花資源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如何提升中國棉花的質量,更是企業迫切期盼國家給予重視和政策支持的問題。
交易市場業務待升級
我國紡織行業不僅僅存在高品質棉短缺的現象,產銷信息不對稱、疆棉運輸有待規范、企業融資需要新方式等問題都阻礙著紡織產業的發展。紡織企業普遍希望棉花交易市場能夠在原有信息、采購、融資以及物流平臺的基礎上,提高業務水平,拓展業務范疇,升級業務模式,提升用戶感受,幫助企業更快買到更合適的棉花。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楊寶富表示,交易市場一直在與時俱進,研究行業的發展趨勢,利用自身優勢打造多種網絡服務平臺。“i棉網是交易市場打造的大數據信息平臺,其最終目標是追蹤監控并記錄我國從生產種植到紡織消費整個棉花產業鏈條中各個關鍵環節的有效數據,以供用戶在i棉網上免費查閱,為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及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E棉網是交易市場在原有基礎上打造的棉花網上交易平臺,其最終目標是用戶在E棉網上用最合適的交易方式買到最合適的棉花;融資在線服務平臺包括E棉通和棉貿通,能夠配合電子倉單,整體提高融資業務的效率;物流配送平臺針對新疆棉的物流運輸,交易市場的物流部針對出疆路運資源進行整合,提供物流配送業務,并且交易市場可以進行擔保賠付,其最終目標是打造棉花物流中的"順豐快遞"。”楊寶富介紹道。
此外,交易市場在積極做好新疆棉業務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其他合作,開拓在其他方面的業務模式。“比如在進口棉方面,交易市場與美國Xeam公司合作,其棉花信息可以實時掛在中國棉花信息網上,交易市場開通代理渠道,幫助企業購買到看中的美棉。另外,交易市場也在努力尋求與鄭商所的合作,著力開發"現期結合"的新型服務模式。”楊寶富表示。(來源:國際商報)